智利共和国简称“智利”。
“智利”一词,是由印第安人克丘亚语“奇里”(即“寒冷”之意)衍化而来的。相传西班牙人于16世纪初到智利南部时,正值隆冬季节,到处听到克丘亚人说“奇里!奇里!”,便误以为此地名叫奇里。于是他们就称这里为“奇里”,后来逐渐演变为“智利”。1818年2月12日智利正式宣告独立,成立“智利共和国”。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西麓。东邻阿根廷,北界秘鲁,玻璃维亚,西濒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智利全国面积75.6626万平方公里(含岛屿面积)。主要是智利人,还有少数的阿干人和克丘亚人等。智利全国划分为13个大区,下设省和市。首教圣地亚哥。货币为“智利比索”。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印第安人住区通用马普切语。
南美洲的智利人, 性格豁达心地纯;迎宾待客讲友好, 重视礼仪很热忱;昵爱花草野百合, 鲜红艳丽胜美神;山鹰被誉为国鸟, 象征祖国民族魂;黑色、紫色为丧色, “十三”、“周五”忌光临。
智利人对男孩的爱称是“奇尼多”,意为“小小中国人”,“奇尼达”是对女孩的爱称,意为“中国小女娃”。智利人以“中国人”为爱称,是因为他们的外貌和中国人近似,也是黑头发、黑眼眼,只是皮肤略为白晰。他们时间观念较强,习惯遵守时间准时赴约,认为这表示对人的尊重。他们在与他人发生口角而受到侮辱时,只是用“扫帚”这个词以还击,其意思是把对方的污言秽语扫去。智利男子平时一般都喜欢穿白色的绒布衬衣或绸衬衣,上面套露胸的坎肩和浅色布短衣,膘系红色毛布带。天冷时要披斗篷,斗篷为鲜艳的毛料织成,上面饰有花纹。头戴黑色的宽檐帽,脚上穿着皮靴。智利人爱野百合花,因其花期很长,鲜艳不败,又被视为民族和自由的象征。他们喜欢国鸟山鹰,并将其视作争取民族解放,捍卫祖国的独立的英雄和烈士的象征。
初次引见时,通常握手或亲吻右颊。智利男人见面时可能热烈拥抱对方,妇女则相互亲吻脸颊。
事先约会是必要的。智利的商界人士尊重准时。会议应准时开始并且准时结束。
商务方面的招待一般在大饭店或大餐馆举行。
如去智利人家里拜访,客人应等在门外待邀请后进屋。
带一束鲜花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是合宜的。
交谈
在开始商业会谈前应先谈些轻松的话题。
应加避的话题中有当地的政治和宗教。智利人会因客人对他们的家人,特别是对他们的孩子表示关注而感到高兴。
智利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施握手礼。与熟人相见,习惯热情地搂一搂对方,即施拥抱礼。智利女人一般是施亲吻礼。即亲吻对方的双颊。
智利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
智利人忌讳“13”数,对“星期五”也很反感,认为遇到是灾难即将临头的预兆。他们忌讳黑色和紫色。认为这些颜色是不吉利和很丧气的。他们送礼忌送刀剑,认为这暗示着友情的完结。他们忌讳菊花,视菊花为“妖花”。因为菊花是敬献死人放在灵前的,所以,在房间里是不应摆菊花的,更不能拿菊花当作礼花送给别人。
智利人爱吃烤制品,常吃烤面包、烤土豆、烤肉、烤鱼、烤鸭等。他们也喜欢吃海产品,尤为爱吃刚捕捞的活鱼,认为活鱼的眼、头、和内脏味道最美。他们嗜酒如命,酒吧间遍及全国各地,居民个个豪饮不醉,十三、四岁的少年酒量也相当惊人。他们习惯一日四餐,早晨一般喝咖啡,吃“吐司”(一种点心),以简便为原则;下午一时左右吃午餐,以量多质佳为好;下午四时再喝咖啡,吃“吐司”;晚九时吃晚餐,他们惯以西餐为主,用餐使用刀叉等餐具,他们也非常喜欢吃中餐。
①注重 讲究菜肴鲜、嫩、香,注重菜肴的营养价值。
②口味 一般口示喜清淡,爱稍甜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为主,米饭也很爱吃。
④副食 爱吃鱼、虾、蟹、蛤蜊、蛏子、海贝、鸡、鸭、蛋类、野味、牛肉、羊肉、猪肉等、蔬菜爱吃土豆、西红柿、葱头、黄瓜、豆类等;调料爱用黄油、鸡油、番茄酱、胡椒粉、奶酪、桂花、蒜、糖等。
⑤制法 对炸、烧、煮、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鲁菜、闽菜、粤菜。
⑦菜谱 很欣赏大拼盘、扒原壳鲍鱼、炸蛎黄、百花大虾、高丽海蚌、荔枝肉、清蒸羔蟹、冬瓜盅、八宝全鸭、扒牛肉条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最爱喝葡萄酒和甜酒,喜饮咖啡、酸牛奶、矿泉水、红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