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层外事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慈溪] 慈溪企业“走出去”嬗变
  • 阅读:
  • 来源:宁波外事网
  • 时间:2013-08-26
  • 慈溪企业“走出去”嬗变

        今年1-7月份,慈溪市企业境外投资额达15242.71万美金,实际投资2686.5万美金。数据显示,慈溪民营企业在回归实体经济的同时,全力拓展海外投资市场,通过工程承包、并购高端产业、基地建设,逐渐摆脱外贸代工依附地位,实现企业国际化,寻求产业话语权和“制高点”。

    “慈溪制造”寻求新“制高点”
        自去年慈溪进出口公司出资760万欧元成功收购德国最大的家电和建材产品DIY市场供应商REV公司49%的股权后,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对这一项目又增资2700多万美元。“两家企业通过实施采购渠道合并和销售渠道共享,实现了双赢。”慈溪进出口公司副经理叶良华表示,目前REV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来自REV的业务增长了4倍。据了解,慈溪进出口公司通过REV公司的合作渠道,与欧洲6个大型超市和连锁网络建立了合作关系,直接把慈溪进出口公司经营的产品打入他们的门店之中,这其中也包括OBI、BUYHOUSE等知名连锁机构。
        整合全球资源,突围贸易危机。中兴精密制造的电子调谐器零组件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全部配套全球500强做市场“配角”。但近两年内,其角色逆袭,不仅整合日、德、韩全球500强的技术、市场、人才资源,还全力攻关突破了空气净化器大风量超快速净化、超高风速降噪等核心技术,获得6项专利中发明专利2项。如今,该公司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第一性能空气净化器而成为市场“主角”:商(医)用、家用产品线全部下单委托日资企业“代工”制造,主要进入日本市场。
       今年上半年慈溪市共有2家企业参与了国际并购,累计10家企业在“走出去”路上实现并购。毫无疑问,慈溪民营企业在这一轮国际实体经济竞争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对国外互补企业进行并购,突围“制造业”的困境。

    “走出去”抢占海外营销渠道
        今年以来,慈溪市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慈溪市招商局副局虞坚定认为,“相对于为国外经销商或者品牌代工或销售渠道上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具备一定条件提早‘走出去’设立或并购销售渠道的企业今年日子相对好过些。”今年3月,德萨、长城、塞纳、宏辉等慈溪家电品牌集体亮相由金帅进出口公司投资建设的位于澳大利亚的卖场——中国名牌商品展示分拨中心,引得一批批采购商前来洽谈。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慈溪“走出去”企业做中国品牌终端营销卖全球。金帅进出口公司去年分别以“蓓蓓乳”和“DIORGIO FAMILYWINES(帝乔治)”品牌向外企下达订单。
        市招商局外经科工作人员分析,慈溪企业目前“走出去”的重点首先是渠道,慈溪产品要“走出去”,必须要建立海外渠道,实现市场的全球化。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慈溪企业在境外新设各类营销机构40家,其中各类境外营销项目等共投入2878.84万美元。

    “全球布局”有效降低贸易成本
        “走出去”全球布局,是慈溪市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有效举措。目前,三开电子在越南设立的打火机生产基地正开足马力生产。生产基地有工人440名,去年的销售额是300万美金。这是三开电子投资800万美金在越南的生产基地,为的是规避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贸易壁垒。金轮集团用这几年做房地产赚来的钱,在斯里兰卡投资化纤产业,一期投资金额达990万美金。金轮集团以自己多年积累的特长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重新定位。  

    全球布局不仅能规避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对中国原产地的歧视,还能降低贸易成本。江南化纤正在尝试总投资2500万美金的项目,把化纤生产厂开到美国去,加强全球化运作,提高抗风险能力。
         慈溪企业在“布局全球”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投资领域。上半年慈溪市新批的定邦全球(香港)有限公司总投资2800万美元,开辟了慈溪市物流业境外办企业先河。
        “下阶段,我市将加强境外项目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引导企业开展更多形式、更高层次的‘走出去’方式,扩大境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慈溪市招商局局长张建勋表示。